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060468
含汞矿物药的毒性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7期
     2.2.3 含汞毒性成分的排泄 口服进入机体的汞最终未被吸收的部分经粪便排出,也有部分吸收入血后经过肾脏由尿液排出,在停药后体内蓄积的汞会经尿液持续缓慢排出[4547]。因此汞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消除缓慢,长期使用会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经外用进入机体的汞大部分通过肾脏经由尿液排出[4849]。

    3 含汞矿物药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含汞矿物药在中国已沿用千余年,古代医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了其毒性。明清时期,医家才开始认识朱砂的毒性。《本草从新》中曰:“独用多用,令人呆闷”,《本经逢原》中云:“ 朱砂入火烈毒能杀人”,《本草蒙签》中言“ 生饵无毒,炼服杀人”,《本草经疏》中载:“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硵,服之必毙”,不仅指出了朱砂的毒副作用,而且还指出了火煅可使朱砂的毒性增强。关于红粉的毒性,《医门补要》中指出:“少壮者可少用,若幼孩,老人及虚体者用之生变”。

    国内含汞矿物药的内服和外用毒性作用均有文献报道[5051],也有临床案例[5253]。现代对朱砂、红粉和轻粉等含汞矿物药的研究显示,其急性毒性常见于用火直接加热朱砂形成汞蒸气后经呼吸道大量吸入,内服大量加热煎煮后的朱砂以及大量服用轻粉及其制剂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5 字符